速算扣除数是什么?速算扣除数是怎么得来的?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 起征点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白了一般就你的税前工资减去五险一金费用,再减去起征点(新版为5000),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用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个人所得税。
比如你的工资减去了五险一金剩余的还不到5000,那你减去5000都成了负数,也不用考虑交个人所得税了。
我们先看下正常是怎么计算的,假设小王工资大概一万五左右,去了五险一金又去了起征点最后还剩8000元,这80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那么怎么计算它应该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应纳税额=8000*10%-210=800-210=590元。
但上面的公式其实用速算扣除数进行简化了,真实的计算流程是这样的(先不用管速算扣除数)。
小王按8000元进行计算个人所得税,小王的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要按表格的每一个区间进行计算,,所以小王的个人所得税真实计算流程为:
3000*3%+5000*10%=90+500=590元。
最终我们发现,算法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显然,通过速算扣除数更快更简单。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去了五险一金又去了起征点剩18000元的话怎么算呢?
真实计算流程为3000*3%+9000*10%+6000*20%=90+900+1200=2190元
而用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则为18000*20%-1410=3600-1410=2190元
两者答案仍然一样,显然用速算扣除数更简单。
有些人可能还没看明白工资是怎么按照表格的区间进行拆分的,表格意思其实如下:
- 3000 税率3%
- 9000 税率 10%
- 13000 税率 20%
- 依次类推……
打比方,你的工资就像一大桶水,水量越多工资越多,但有些人穷有些人富,不适合统一计税,所以分区间计税。
计税的方法就是弄了几口大缸,你把你的水按先后顺序依次把缸倒满,第一口缸能放3000升水,第二口缸能放9000升水,第三口缸能放13000升水,……
像上面那个例子,那个人用18000进行计税,那么把18000升水先倒进第一口缸,倒满了3000,发现剩了15000升还能继续倒,又倒进了第二口9000升的缸,发现倒满后还剩6000升,再继续倒第三口13000升的缸,发现这次倒不满了,只能倒满接近一半。
每个缸的计税方式不同,第一口缸3%,第二口缸10%,第三口缸20%,……
所以这个人应纳的税就是3000*3%+9000*10%+6000*20%=90+900+1200=2190元。
但是这么计算你会发现太费劲了,要是工资再多点不够你麻烦的,所以才有了速算扣除数,直接用18000*20%-1410=3600-1410=2190元。因为18000在表格的第3级中,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
上面啰嗦了这么多,是为了让你明白速算扣除数的用法,但是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你其实如果看明白了的话自己就可以推理出来。
像刚才18000元的例子,可以倒推出来能倒满几口缸,还剩多少升水。那么如果把这些水统一按照倒进去的最后那口缸的计税方式来计算,就是18000*20%。但是这样明显扣的多了,因为前面的缸的税比20%要少,分别是3%和10%,所以要把多扣的东西再减去一点补偿回来。
第一口缸要补回来3000*(20%-3%),第二口缸要补回来9000*(20%-10%),最终需要补回来的数为两者相加,即3000*(20%-3%)+9000*(20%-10%)=510+900=1410元,这个数字即是速算扣除数。
同样的,每个区间的速算扣除数都可以自己计算出来。聪明的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