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常识

上海多利农庄在哪里(大数据下的多利农庄)

2024-12-16 09:31:23 100


每天早晨,上海市多利农庄董事长张同贵都喜欢在阳台上俯瞰农庄全貌。20多米宽的地表水系将农庄分隔为37个相互分离又阡陌相通的种植岛,形成一道隔离外界病虫害和污染的屏障。香樟环绕处,工人正在收集农作物收获后残留的枝蔓,送去废弃物生产车间加工成有机肥。

这里是多利农庄,地处浦东区大团镇,上海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国家3A级景区,城市的绿肺。它在每天为上海市上万个家庭和企业会员提供安全新鲜有机蔬菜的同时,还在试图探索这样一条现代化农业之路——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多利农场的办公区,更像是一家IT公司,到处都是记录整个农场复杂生产系统的图表,大屏幕展示着各种植区域的水土情况和作业数据。“多利农庄与传统农庄的最大区别,是基于大数据辅助的生产经营。”张同贵介绍。

下午两点,种植基地负责人丁亚萍拿到了一张第二天全市会员的蔬菜需求单:“我们可以在下午两点前搜集全部会员的购菜需求,4点完成采摘入库。蔬菜会在下午5点进入恒温8℃~12℃的包装车间,凌晨4点,装有定位系统的冷链物流车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到达上海的任何一个角落。”——一切都经过严密的计算,因此可以在损耗、品质、效率之间实现最好的平衡。

每年年初,多利的数据库会根据上海市民的消费习惯和上一年的会员需求计算出农场120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轮作时间,“几乎可以确保在任何节点,顾客点购什么,我们恰好就生产出了什么。”

张同贵带记者来到种植区,弯腰拨开枝叶繁茂的养心菜,“整个园区运转的核心在这里。”叶片掩盖下,是连接中央控制室的传感器系统,时刻“感知”着土壤的细微变化。缺水了,就启动喷淋装置洒水,缺营养了,就“通知”肥料补给装置施肥。“人工‘毛估估’的传统种植方式,水肥的利用率不到一半,可是在多利,一滴水,一片烂菜叶腐熟成的有机肥都不会被浪费。”

“我从来不把有机农业看作是服务于小众的‘高大上’,它应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者。多利农庄的实践想提供给大家的,是在尽可能低成本的情况下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让农人培养起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种植方式,让消费者培养起购买品质蔬菜,但是把每盘菜都吃干净的生活习惯。”张同贵说,“大数据教给我们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点评

多利农庄的“精打细算”,体现的恰恰是五千年农耕文明所蕴含的智慧——趋势避害的农时观,辨土施肥的地力观,抑欲尚俭的节约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我们曾以为“地大物博”,发展可以拼生态、拼环境。如今,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倒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心中有数”,成了打开目前中国农业困境的一把钥匙。

多利农庄的探索,是对农耕文明的回归,更是以高新技术、科学原理、现代装备等现代文明成果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在物联网的精准“计算”下,农庄的资源要素被优化配置,生产废弃物被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曾经繁重的农事活动,代替以轻击鼠标,优雅完成。

最古老的行业正在变成充满想象力的科技富集之地,但好戏还在后头。农业具有巨大的“大数据”改造空间,让农民真正增收、农业真正增效的数据,才是好数据。